考试
2021-07-29 17:52:39

从秦到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从秦到清,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代虽然确立了郡县制这一具有进步意义的制度,但是由于他的残暴统治,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采用的是……混合体。……《后汉书·刘焉传》记载:东汉末灵帝中平五年,朝廷派中央的高级官员——九卿出任州牧,“镇安方夏”,“州任之重,自此而始”。东汉州郡县三级制随之形成。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元朝,政治制度与前朝比,具有一些鲜明的特色……元朝行省制度的定型,标志着地方大行政区划形成……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表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统治模式。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制度研究》

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并说明他采用这一体制的原因。东汉地方上出现的新行政设置“州”与西汉时形成的哪一制度有关。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就全国而言,行省并未覆盖全部路府州县”,并说明行省制的优点。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与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结合教材知识可判断“混合体”指郡国并行制,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据材料一“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三小问的解答结合州的特点可判断其与刺史制度有关。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需要结合“腹里”“宣政院辖地”加以分析归纳即可;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材料二“对其力所不及的地方进行管理,中央再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及分析归纳的能力,解答时紧扣材料三“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等信息,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1)混合体:郡国并行制。原因:郡县制的优越性尚未得以体现;刘邦不愿意重蹈秦短命的覆辙。制度:刺史制度。(2)说明:元朝除行省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或者答“腹里”和“宣政院辖地”;优点: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沿用,影响深远。(3)理解:从秦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都以加强中央集权为根本目的,外在形式在变化,但根本性质不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