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芝麻《通鉴》①
吴人韦政,腹枵然②,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或嘲之曰:“此非出芝麻《通鉴》上乎?”盖吴人好以芝麻点茶,市中卖者,以零残《通鉴》裹包。一人频买芝麻,积至数页,而以零残语掉舌。人问始末,辄穷曰:“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
[注]①《通鉴》:指《资治通鉴》。②枵(xiāo)然:原指空虚的样子,这里指没多少知识。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市中卖者(_______) (2)我家芝麻《通鉴》上止此耳(_______)
【2】文中画线句“而以零残语掉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就用零残的书页去调换整本书。
B.就用零残的语句到处卖弄学问。
C.就用零碎的学问和别人进行辩论。
D.就用残缺的书包裹掉下来的舌头。
【3】“吴人韦政”可笑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用文中语句回答),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
答案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止:只,仅仅。【2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根据关键词:语:语句。掉舌:卖弄学问。故选B。【3第一问,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提取。“吴人韦政”可笑表现在“腹枵然,好谈诗书,语常不继。”枵然:虚大貌。空虚貌。好谈诗书,常常说着说着就语塞了。第二问,考查学生的阅读感悟。《芝麻通鉴》是一则构思十分精妙的小故事。一个常用芝麻点茶的吴人在购买芝麻时发现包装纸是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于是他熟读这几张纸,记下了纸上所载的那几则缺头少尾的故事,自以为学识渊博,逢人便大讲特讲,到处卖弄。不料有人偏爱刨根问底,不断追询故事的头尾,吴人无以回答,则曰:“芝麻纸上,仅此而已,余非所知也。”寓言十分辛辣地嘲讽了略有所知便得意忘形、炫耀卖弄的愚蠢行为。告诫我们的青少年朋友:任何人在学问面前都要踏踏实实,学而不厌,切忌骄傲自满。知识是无穷尽的,任何知识、技能的获取,都要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磨练,并不是投机取巧、粗枝大叶就能有所成就的。想要达到高深的造诣,就应该作一辈子的努力。译文:吴人韦政,腹枵然,而好谈诗书,常常说着说着就语塞了。于是有人嘲笑他说:“不会是出自‘芝麻通鉴’吧?”当地人喜欢拿芝麻点茶,而集市中卖芝麻的人爱拿《通鉴》当包装纸;因为它厚啊。常买芝麻的人免不了今天读一页,明天读一页;稀稀拉拉,既不多也不连贯。偏偏就有人就拿这三言两语来卖弄。如果遇到有人深究,其人难免陷入语塞难继的困境,他就会以“我家‘芝麻通鉴’上只有这些”来解脱。
相关试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握手技巧的说法正确的选项
[多选] 不合理用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后果有最新
[单选] 关于个人信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她处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境内,她的民主制度又被
禁止在江河、湖泊、水库、运河、渠道内弃置、堆
1932年5月9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打
单机试运行由( )单位负责。
下列现象出现在南温带的是()
变配电站的电气安装图必须包括:变配电站一次系
网络信息安全保护的对象不包括网络系统中的()
陶瓷锦砖的密度为()g/cm3.
天丝纤维从来源上分,属于().
保本理财在信息披露的财务报表中所计入的项目是
下列明细账户中,适合采用多栏式账簿登记的有(
在韦伯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归纳为三种( )。
关于农村低保的保障标准确立依据,下列表述正确
在水泥砂浆中掺人一定数量的石灰膏的水泥混合砂
深圳市物业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是()及()。
依据《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关于导游员的定义,取
房屋登记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房屋登记办法》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