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

题目描述

【题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増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1989年中国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

时间(年)

1978

1982

1985

1987

1989

进出口总额(亿元)

355

771.3

2066

3084

4155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官网整理

材料二: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追中国大地,在政策先行优势削弱的情况下,在全国各地开始的新一轮“招商引资”大赛中,深圳由于可以利用的土地有限、资源有限、环境承载力有限,输给了后起的内地城市。大量技术含量偏低的“三来一补”工型企业纷纷流出。正因此,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肆进行“招商引资”时,深圳却果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枸调整的支柱。

——摘编自《科技日报:从“杀出一条血路”到“走出一条新路了”》

材料三: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间题的决定>的说明》

(1)根据材料一图表,概括出这一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是如何打破经济发展困境的?并回答出20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其他有利因素。

(3)我国在20世纪70~90年代是如何“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的?并依据材料概括出我国现阶段解放思想的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如何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答案解析

(1)逐渐增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2)解放思想,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等。(任答两点即可)(3)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南方谈话”深化改革。(4)我国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言之有理即可)

(1)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一“1978~1989年中国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可知,表格我国对外贸易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长。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开始持续高速发展。(2)第一小问,根据“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追中国大地”可归纳出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根据“深圳却果断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枸调整的支柱。”可归纳出把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其他有利因素有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随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并逐步完善;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等。(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20世纪70~90年代为了“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1992年邓小平进行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改革。(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我国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