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人类文明在交流碰撞中融合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这里大河奔腾,土地肥沃,宜于农耕,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无不充满智慧和神奇。

(1)请列举材料一中所谈到的三个国家的文明成果各一例。

材料二  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届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

——陈志强《拜占庭帝国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性。

材料三  “阿拉伯学者翻译了许多古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3)材料三阐述了什么观点?

答案解析

(1)古埃及如金字塔,象形文字等。古巴比伦如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古印度如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等。(2)该法虽承认奴隶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3)阿拉伯是东西方文化的沟通者

(1)根据材料一“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的文明无不充满智慧和神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三个国家的文明成果,如古埃及如金字塔,象形文字等。古巴比伦如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等。古印度如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等。(2)根据材料二“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届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的进步性,是该法虽承认奴隶制,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奴隶地位。(3)根据材料三“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亚、非、欧三大洲之间。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和火器,以及数学、化学、医学等知识,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也带来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阐述的观点,是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