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剧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侵略和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代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三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些原则”指什么。

材料二: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的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依照联合国宪章,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有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

——1960年11月4日,美国副总统尼克松

材料三: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1971年5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

(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说一说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有什么变化,随后的1972年美国对华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材料四:新中国主要外交活动图片

(3)材料四中,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写序号)

(4)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新中国取得这些外交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解析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从敌视、不承认新中国变为要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3)③④。(4)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等角度分析。

(1)依据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可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结合课本所学,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也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依据材料二“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的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由此得出美国敌视、不承认新中国;依据材料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表明美国承认中国在二战中做出的贡献,表示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要与中国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结合课本所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回见毛泽东主席,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3)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我国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①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针对会议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②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2001年在中国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④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此可知③④正确。(4)依据前面的问题新中国后美国敌视中国,后来因为中国的强大,改善同中国的关系;改革开放我国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由此得出,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关系的变化影响了中国的外交成就。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