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国家分裂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民族纷争,国家分裂,则政局动荡,民不聊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团结)

材料一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入蕃。弄赞其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

——《旧唐书》

材料二  桑哥(元相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宣有以崇异之,凑改为        。

——《光史》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的中央政府与哪一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材料二中        处是元朝时期在中央设置的管理这一地区事务的特殊机构,请补充完整。

材料三  图1

(2)材料三图片反映了清朝时期实行的哪民族政策?为加强对同一地区的管辖,清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民族纷争)

材料四  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城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

(3)材料四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指的是哪一少数民族?清朝时期,这一民族的上层贵族发动了分裂祖国的叛乱,叛乱者是谁?后来,清朝设置专门机构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请写出机构名称。

材料五  图2

(4)材料五是清代平定某次叛乱的局部图。三次率军亲征平定此次叛乱的是哪位皇帝?

 

答案解析

(1)西藏;宣政院。(2)达赖、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设置驻藏大臣,金瓶掣签。(3)回族;大小和卓;伊犁将军。(4)康熙帝。

(1)根据材料一“持节送公主入蕃”、材料二“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二反映的是当时的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之间的关系。元朝在中央还设置了宣政院,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的军政事务,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2)根据材料三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时期实行的达赖、班禅须经中央政府册封政策,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1727年,清政府还设置了驻藏大臣,明确规定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还有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中“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指的是回族;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乾隆帝时,1757年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他们残害维吾尔等族人民,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清政府派人招降,惨遭叛军杀害,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此次进兵,只为擒拿大小和卓,维吾尔等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要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乾隆帝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后,设置了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巩固了我国的西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4)根据“清代”“三次率军亲征平等此次叛乱”,结合图片可知,这指的是康熙帝平定准格尔。三征噶尔丹是指清朝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三次征伐漠西蒙古(卫拉特)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历史事件,是平定准噶尔噶尔丹的叛乱之战。是一次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正义战争。康熙帝三次亲征,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