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

题目描述

【题目】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材料三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去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

材料四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试举唐朝一例进行说明。据材料二,试从手工业和科技两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2)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3)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所反映的政策产生了什么恶果?

答案解析

(1)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任举一例)原因:当时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指南针的发明,用于航海事业。(2)郑和下西洋意义: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3)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依据材料一“因国威之遐畅,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用……东北一隅,自高句丽、百济平后,新罗即大注意于增进中国文化。朝鲜半岛南部和日本举国的华化,实在此时。”可知唐朝的对外政策是开放的。唐太宗前期,玄奘西游天竺,他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唐太宗后期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经历见闻由弟子写成《大唐西域记》。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传播唐朝文化。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这些史实都反映出唐朝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的文化和外国的文化就起了交流互织的作用”。 由材料二“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海外贸易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两宋时期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包括政府的重视,手工业兴旺,特别是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商业繁荣,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2)依据材料三“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年,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去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3)依据材料四中“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所反映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该政策产生的恶果是:闭关锁国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