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情况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阅读以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情况关系到国家的发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的两个唐朝的生产工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二: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的耕作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培育出新的工业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一谚语说明它的变化?

材料三:

(3)上图的农业生产工具是什么?宋朝时,哪一农作物的产量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并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在农业方面出现了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的生产经验的农业科学巨著。

(4)依据材料三中这部农业科学巨著指的哪部著作?作者是谁?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因素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解析

(1)曲辕犁;筒车(2)经济重心的南移;苏湖熟,天下足(3)秧马;水稻(4)《农政全书》;徐光启(5)统治者的政策、生产工具的改进、科技的发展等

(1)结合所学可知,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简车。(2)依据材料“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可知,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苏潮热,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话,说的是当时江渐一带的粮食产量高。(3)依据材料图片可知是宋代的农业工具秧马,北宋时期开始大量使用,是种植水稻时,用于插秧和拔秧的工具。结合所学可知,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推行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荒地开垦土地面积增加等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