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此,美国没有异议

——摘自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北京时间2018年6月15日晚间,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北京时间2018年6月16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涉及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由杜勒斯的“眼疾”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是什么态度?请用一具体事实予以佐证。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你认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公报”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答案解析

(1)态度:敌视。史实: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威胁我国安全;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边境。(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的“求同存异”方针。(3)前提: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意义: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缓和。(或者开始走向正常化等)(4)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美之间应增进了解,增强互信,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1)依据材料一“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可知,建国初,美国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美国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威胁我国安全;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边境。(2)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的体现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的“求同存异”方针。1953年,周恩来在同印度代表团解决西藏问题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周恩来参加了万隆会议,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3)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美建交的前提是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缓和,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周恩来与尼克松举行了会谈。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主要是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中美之间要增进了解,增强互信;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加强合作,互利共赢,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