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0 20:32:32

关注社会生活

题目描述

【题目】关注社会生活

材料一:3月26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进行二审。在第十六条增加了“在公共场所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患有流行性感冒等传染性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等内容。

材料二:4月1日,北京某地铁站一名女子因为没有佩戴口罩进地铁站被工作人员拦了下来,女子不仅不配合工作,反而说:为什么要让大多数健康的人迁就少部分生病的人?并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

(1)材料一体现教材哪些观点?

(2)结合材料一条例新增内容,对材料二中女子的行为进行劝诫。

(3)材料二中地铁站女子言行会带来哪些社会影响?

(4)据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归纳出一个提升文明行为的准则。

答案解析

(1)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一体现教材哪些观点,属于观点提炼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对《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进行修改,是关于法律修改的问题,学生可以从依法治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人大的职权;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等角度来组织答案。(2)本题要求对材料二中女子的行为进行劝诫,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可以从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角度来回答。(3)本题要求回答材料二中地铁站女子言行会带来哪些社会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知识和生活实际,可以从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谐社会等角度来组织答案。(4)本题要求归纳出一个提升文明行为的准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道德和法治的角度来归纳,语言一定要简练,朗朗上口,便于记诵。如:尊法守德。

(1)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国家制定完善法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人大具有立法权(国家与法必答),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特征),法律保障、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作用)(法律本身),公民要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公民行使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与法)。(2)法:违法行为,法律意识淡薄、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要正确行使权利,珍惜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3)危害了公共安全,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社会和谐(4)尊法守德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