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5:10:47

一词多义。

题目描述

【题目】一词多义。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____)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____)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  (____)

小则获邑,大则得城(____)

此言得之  (____)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要把字放到句子中加以理解而不能孤立地理解,当然平时要识记重要实词的比较重要的几种意义。做题时会遇到没见过的实词,要学会结合上下文语境来揣测字的含义。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1)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句意: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或:代词,有的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句意:倘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衡量(出高低来)呢。或:副词,或许,也许。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句意:(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或:副词,有时,偶尔。(2)得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句意: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得:动词,得到,获得。此言得之,句意:这话说的很合适。得:形容词,适宜、得当。

代词,有的人    副词,或许,也许    副词,有时,偶尔    动词,得到,获得    形容词,适宜、得当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