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3:44:38

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是农业的辅助。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农业发展为主,商业是农业的辅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材料二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唐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材料四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五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

——以上材料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何种土地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土地制度在所有关系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何种经济形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种经济形态的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东京与唐长安城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材料四中的“新经济的萌芽”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五中找出一句话作为其判断依据。

答案解析

(1)土地制度:由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可知,西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国有制度。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受生产力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崩溃了,土地国有制逐步转变为了土地私有制。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关系调整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2)经济形态:由材料“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可知,其反映的经济形态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特点:结合所学可知,自然经济的特点主要包括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等。(3)对比唐朝和宋朝的都城平面图并结合所学可从商业经营的时间和空间、政府对待商业的态度、城市的功能性等方面进行说明。从空间和时间上看,唐朝的坊市制度显然在宋朝被打破了,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达了新的水平;从政府对待商业的态度看,宋朝的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从城市的功能性看,宋代都城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4)由材料五中的“计日受值”可知,雇佣关系开始出现,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1)土地制度: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度)。变化:由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或铁农具与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2)经济形态:自然经济(或小农经济)。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出现夜市和晓市等;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4)新经济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雇佣关系);判断依据:“计日受值”。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