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商鞅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然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请回答:

(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君的变法?为什么?

(2)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

(4)通过学习商鞅变法,结合当今改革开放,你认为商鞅变法的成功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秦国;支持;商鞅变法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建立县制。 (3)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持。 (4)启示:改革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大胆创新,要符合人民利益等。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如果我是当时的一位农民,我支持商君的变法,因为商鞅变法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根据材料一“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措施是建立县制。 (3)根据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商鞅。……商鞅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然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死后,商鞅失去了政治支持。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改革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大胆创新,要符合人民利益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