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7:44:18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同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发生了撞击。阅读下列材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同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发生了撞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德文化与器的文化,此种论调盛行于1865年至1894年,代表人物为曾国藩、李鸿章、薛福成等人。此种论调认为,道的文化是形而上的,所谓器的文化是形而下的。在他们看来中国文化是形而上的,西方文化是形而下的。孔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西方的器械精巧,工艺精湛,是我们应该学习搬运过来的。

——摘编自胡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理论反思》

材料二? 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于是,他们重新搬出儒术,利用当时封建迷信孔子的社会心理,把孔子乔装打扮,拼命神化,从而塑造出“托古改制”的孔子,以对抗“述而不作”的孔子,依据孔子儒经实现他们的维新大业。可以说,维新派的“迷恋传统文化”,是依据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欲托孔子以行其术”。

——摘编自汤志钧《再论康有为与今文经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当时“道的文化”和“器的文化”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论断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维新派“神化孔子”的主要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迷恋传统文化”与洋务派“中学为体”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维新派“重新搬出儒术”的主要原因。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概括近代中西文化撞击的主要趋势。

?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孔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道。西方的器械精巧,工艺精湛”可知“道的文化”是指以孔子之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器的文化”指西方器械和工艺。二问根据题干“1865年至1894年”结合所学从西方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以及国内矛盾进行分析归纳。(2)根据材料二“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可知其目的在于推动变法;二问结合所学从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及洋务运动的中心思想进行阐述即可,三问结合所学从当时时代形势及减轻变法阻力进行分析。(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西方文化传播特点、内容及救国方式进行回答。

(1)表现:以孔子之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器械和工艺等。背景: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国内矛盾尖锐。(2)目的:实施变法。不同点:维新派为变法,神化孔子;洋务派为引进西方技术,提出“中体西用”主张。原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孔子影响大;减少阻力等。(3)趋势:西方文化逐渐深入;学习西方,由器物到制度;运用西方文化解决民族危机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