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5-30 04:11:56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我国国民为防止核辐

题目描述

题目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核泄漏事故。我国国民为防止核辐射扩散对健康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于是争相抢购碘盐、碘片等预防性物品,个别商店趁机哄抬物价。这一事实说明市场调节具有(    )。
A:自发性
B:滞后性
C:盲目性
D:竞争性

答案解析

A项,自发性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的利益,实际上就是根据价格的涨落决定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这可能会使一些个人或企业由于对利益的过分追求而产生不正当的行为,比如生产和销售伪劣产品、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一切向钱看、不讲职业道德等。题干中个别商店趁机哄抬物价,并没有达到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的程度。不符合题意,排除。
B项,滞后性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活动参加者总是在某种商品供求不平衡导致价格上涨或下跌后才作出扩大或减少该种商品的决定,即它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供求不平衡到最终做出决定,总是存在一个时间差。不符合题意,排除。
C项,盲目性是指由于人们不可能完全掌握生产各方面的信息及其变化趋势,导致决策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某种商品有利可图则一哄而上,反之则一哄而退,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消费得不到充分满足。商家在不了解市场的发展趋势的情况下,盲目的去哄抬物价,体现了市场调节中的盲目性。符合题意,当选。
D项,竞争性是指市场能引导企业开展竞争,实现优胜劣汰,保持市场活力。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选项。

答案: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