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1924和1937年国共两党有两次合作佳话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近代史上,在1924和1937年国共两党有两次合作佳话,使得国民革命(北伐战争)顺利进军和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选自部编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上70-71页

材料二  当此困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因为大家知道,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共中央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国民党“一大”是谁主持的?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什么的建立?

(2)材料一中图二黄埔军校建立时校长是谁?黄埔军校大门对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体现了办军校的什么精神?军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什么方面的人才?

(3)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指出哪双方“共赴国难”?“共赴国难”结果是什么?

(4)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你认为国民革命(北伐战争)胜利推进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答案解析

(1)孙中山;国共两党合作。(2)蒋介石;革命;军事和政治 (3)国民党和共产党;取得抗日战争胜利。(4)国共合作。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孙中山主持的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大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它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黄埔军校大门对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体现了办军校的革命精神。(3)据材料二的“当此困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辱的基础上,已经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可知,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合作,“共赴国难”。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合作,“共赴国难”,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4)结合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国民革命胜利推进的决定性因素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