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年来,中国

题目描述

【题目】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频频发布雾霾天气黄色预警,这其实就是警示着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以上三则材料所处时期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重大发明密切相关?这一发明又引发了交通工具的新发明,请举出二例。

(4)材料三反映的原子能的利用,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谁?他在物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什么?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能源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6)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请你为减少雾霾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答案解析

(1)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3)(2)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2分) (3)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3分) (4)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分) (5)新能源的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能源危机,威胁人类生存。(2分) (6)少开汽车,低碳出行;禁止焚烧秸秆;开发并使用清洁能源。(2分)(至少写出两点)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三则材料所处时期人类社会分别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从宏观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个时期——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一种新的动力机器: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一次重大飞跃。人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约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其代表性象征为“计算机”,主要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重点是创造和开发知识。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是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需要大量的煤炭,促进了煤炭的生产的发展。(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燃机发明密切相关;这一发明又引发了交通工具的新发明,是:汽车,飞机的发明;莱特兄弟是两位美国发明家,飞机的制造者。他们于1903年12月17日首次完成完全受控制、附机载外部动力、机体比空气重、持续滞空不落地的飞行,因此“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成就就归功给了他们。(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反映的原子能的利用,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他在物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提出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提出于1905年,广义相对论提出于1915年.爱因斯坦在1915年末完成广义相对论的创建工作,在1916年初正式发表相关论文。(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能源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新能源的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能源危机,威胁人类生存。(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减少雾霾提出的合理建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搞好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治理雾霾作为任务,做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运用科技创新来治理雾霾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少开汽车,低碳出行;禁止焚烧秸秆;开发并使用清洁能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