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3:34:10

安民、富民、解决民生问题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安民、富民、解决民生问题是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日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实现人民“殷盛”,商鞅采取了哪些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魏孝文帝鼓励农耕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王安石变法的核心,从三次改革的成效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据所学可从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上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方面回答。(2)措施:据材料“……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可知,实行均田制。作用:本问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速进封建化农耕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方面回答。(3)核心:据材料“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日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并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是理财。启示:本问是开放性试题,结合三则材料可从关注人民的利益(民生);改革者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等角度回答。

(1)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上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2)措施:实行均田制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速进封建化农耕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3)核心:理财。启示:关注人民的利益(民生);改革者要有献身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改革措施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