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持续4年零3个月,波及世界30多个国家的

题目描述

【题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持续4年零3个月,波及世界30多个国家的世界性大战,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破坏。阅读材料请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

项目

1910年工业产量位次(经济)

3

4

2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政治)

1

2

4

5

材料二:如图材料三: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1914年的欧洲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四:如表

一战的转折战役

 

作战时间

作战时间:1916年2月21日﹣12月18日

作战双方

法国──德国

作战结果

德军的进攻被遏止,法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伤亡人数

共70多万

(1)据材料一指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请写出简笔画中反映的“一战”中的两个军事集团及其核心国家名称。(3)材料三中的一战中的“火药桶”指的是欧洲巴尔干半岛,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这只“火药桶”?(4)材料四中“一战的转折”指的是哪次战役?其特点是什么?(5)综合上述材料,一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今天我们该对战争有怎样的认识或反思?

答案解析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三国同盟,德国。三国协约,英国(3)萨拉热窝事件(4)凡尔登战役;残酷性(5)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霸权主义;战争悲剧不能重演;用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争端。

(1)依据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实力对比变化一览表”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等国家经济发展快,拥有的殖民地少。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2)依据材料二图片内容,可知三国同盟成员国包括: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德国是核心国。三国协约成员国:英国、俄国、法国;英国是核心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寻找同盟者,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并压倒对方,于是在欧洲便形成了对了的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3)结合所学可知,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参加指挥一次军事演习。演习在奥匈帝国控制的波斯尼亚举行,并以邻近的塞尔维亚为假想敌人。年仅17岁的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刺杀了斐迪南夫妇。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偶发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4)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四中“一战的转折”指的是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从1916年2月21日延续到12月19日,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兵力,军队死亡超过25万人,50多万人受伤。伤亡人数仅次于索姆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因其残酷性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霸权主义;战争悲剧不能重演;用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争端等方作答即可。所以答案是:(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三国同盟,德国。三国协约,英国。(3)萨拉热窝事件。(4)凡尔登战役,残酷性。(5)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霸权主义;战争悲剧不能重演;用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争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