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7 09:48:06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题目描述

【题目】(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张謇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春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370所小学、6所中学和3所高等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济贫院、女红传习所……甚至还修了700余里的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他晚年叹息:“幸哉一隅地,假息得苟全。太平在何时?今年待明年。呜呼,覆巢之下无完卵,野老洒泪江风前。”

——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张謇创办实业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謇创办实业失败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根据“青年时忙于科举,经过26年努力,于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可知,张謇弃官从商,积极倡导实业救国,并受到了官府支持;根据 “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可知,张謇创办产业种类相当丰富;根据 “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可知,张謇热心公益事业。(2)根据“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可知,张謇经营范围太广,不利于有效经营管理;根据“张謇于一战后破产”可知,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对民族工业造成巨大冲击;结合所学,由于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缺乏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且经济上依旧是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

(1)弃官从商,以实业救国为己任;依靠官府支持;产业种类丰富;热心公益事业。(2)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遭受双重压迫);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张謇个人投资过大,经营不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