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数量达6. 88亿。某些民族分裂势力瞄准了中国庞大的网民群体,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一些普通网民对于信息缺乏分析与辨别能力,随意转发,无意间成了网络谣言的“二传手”。

材料二:2016年2月28日国家网信办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网络传播违法信息,网络自由也有边界。

(1)你认为“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是什么?普通网民判别网络信息是非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从“公民基本义务”角度,谈谈作为普通网民的责任。

 

答案解析

(1)公民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判别是非的依据是法律和道德的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设问中“网络言论自由”属于公民的权利,公民在网络上行使言论自由时,要注意边界,即注意正确行使权利,所以将设问转换为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结合所学,从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即可。辨别网络是非的依据,即道德和法律。(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首先认识到材料一中某些民族分裂势力的行为,不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社会稳定;其次按照设问要求,从公民基本义务的角度回答,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所以结合材料中民族分裂势力的行为,从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的基本义务回答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