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

题目描述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春秋《管子九守》)下列诗词中蕴涵的哲理与上述古语相一致的是
A.“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王安石《登飞来峰》
B.“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朱熹《观书有感》
D.“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赵翼《论诗其二》   

答案解析

题目中,“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故B选项体现的哲理与题意相符。A选项体现了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的哲理。C选项体现了体现运动是事物的固有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D选项体现了世界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哲理。    

同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