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1)材料一中①和②处政权分别是     、     。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如下图)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迁徙的意义。

材料三 北魏政治“知识结构图”

(3)材料三中所示改革的推行者是谁?其改革措施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政权:①吴(或东吴、孙吴);②东晋。(2)情形: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南迁;积极影响:促进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或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3)推行者:北魏孝文帝;特征:汉化(或向汉族学习)。

(1)①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②公元265年,曹魏大臣司马懿之孙司马炎篡夺皇位,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内迁各族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西晋被匈奴所灭。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南方士族大家王导和王敦的拥戴下于公元317年称帝,定都建康(今南京),史称东晋。(2)据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两种情形是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内迁和中原汉族南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促进民族融合,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3)据材料三“北魏政治‘知识结构图’”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所示改革的推行者是北魏孝文帝。其改革措施的显著特征是汉化(或向汉族学习)。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为革除鲜卑旧俗,开始进行改革。北魏教文帝的改革内容有改官制、改鲜卑姓为汉姓、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以孝治国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