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

题目描述

【题目】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1)中国农业起源于距今10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试举一例我国原始农耕居民种植的粮食作物。(答出一种即可)

(2)战国时期,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所推广的农具和耕作方式分别是什么?战国时期,秦国注重兴修水利,其中一项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项水利工程是什么?

(3)西汉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后来,西汉有两位皇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并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4)三国时期,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的是三国中的哪个国家?

答案解析

(1)水稻 或者 粟(2)铁农具  牛耕   都江堰(3)休养生息   文景之治(4)魏国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是我国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半坡居民最早种植了粟,河姆渡居民种植了水稻。(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春秋时期,出现牛耕,战国时期,牛耕得到推广。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它代表我国当时先进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局势,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帝和景帝时期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被称为“文景之治”。(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时期的魏国继续实行屯田制,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还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是魏国的经济发展壮大起来。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