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梦”的提出,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强国梦”的轨迹。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总路线的基本精神……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                                                  

——1958年6月21日社论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                  

-——1958年8月3日社论

材料三:“2016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改革抓住机遇、用创新应对挑战,将改革发展和复兴之路推进到一个新境界。”    

                                            ——2016年1月1日社论

(1)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举一例说明。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

 

答案解析

(1)“最高利益”:实现工业化;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2)问题:片面强调高速度、高指标。举例:农业中的“浮夸风”;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举一例即可) 。(3)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国梦”积极奋斗;以改革抓住机遇、用创新应对挑战;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言之成理即可)

(1)据材料一的““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可知,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实现工业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第一个五年计划。 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着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据材料二的 “用最高的速度来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片面强调高速度、高指标。例如:农业中的“浮夸风”;工业中的“全民大办钢铁”。给国家带来了危害。(3)综合上述材料内容可知,要实现“中国梦”应该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实现“中国梦”积极奋斗;以改革抓住机遇、用创新应对挑战;遵循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