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制度改革或者实行正确的国家政策有利于国家强盛与社会发展。请结

题目描述

【题目】制度改革或者实行正确的国家政策有利于国家强盛与社会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

材料二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三 

材料四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对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蒙,只可用瓦器。文帝以身作则,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

(1)根据材料一“卫鞅”即秦国商鞅,他代表的哪个阶级利益?请说出商鞅变法军事方面内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治国思想又是什么?战国时谁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

(3)根据材料三领导大泽乡起义是谁?推翻秦朝统治的领导者是谁

(4)根据材料四,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他的这个思想与战国时哪个学派的思想相同?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答案解析

(1)阶级利益:新兴的地主阶级;军事内容: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核心思想:“仁”;治国思想: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稳定。继承者:孟子(3)领导者:陈胜、吴广;领导者:刘邦、项羽(4)治国思想: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学派:墨家;创始人:墨子

(1)根据材料一“卫鞅”即秦国商鞅,他代表的地主阶级利益。商鞅变法军事方面内容是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2)根据材料二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在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主张是“礼”,“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战国时孟子继承发展了他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领导大泽乡起义是陈胜、吴广,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的领导者是刘邦、项羽。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趁项羽与秦军决战之际,攻入咸阳,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4)根据材料四“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在位20多年,生活简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的治国思想是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他的这个思想与战国时墨学派的思想相同。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