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00:42

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训乡约影响深远。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孔子创立的儒学重视伦理道德,对后世的家训乡约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材料二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三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据材料二,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三,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答案解析

(1)根据“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提倡‘学而优则仕’……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可知孔子关于礼的主张主要是重建礼制社会,并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积极入世,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用礼乐规范个人言行举止。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他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是原有的礼乐传统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思想界出现活跃局面。(2)根据“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知“仁”的根本是孝悌。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主要有德治和实施仁政等。(3)根据“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可知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1)主张:①重建礼制社会;②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③积极入仕,以礼治国;④人人都践行周礼。背景:①礼乐传统;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③思想活跃。(2)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3)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