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43:17

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

题目描述

【题目】如何对待西方文明是近现代中国人一直以来探讨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兴车马之利,以利便轻捷为妙……兴银行……兴器皿技艺……兴医院以济疾苦。”

——洪仁玕《资政新篇》

材料二我们已经说过,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限于物质方面,是很不彻底的.....可是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所学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的态度,时人定不容许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惜乎当时(注:19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根本就拿不出所谓“中学”来),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四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洪仁玕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

(2)据材料二指出“物质改革”是指哪一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对待东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

(3)据材料3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的原因及其实战。

(4)材料四表明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持怎样的态度?综合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的阶段性特征。

 

答案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的“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洪仁玕主张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从“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可知其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2)从材料二中的“同、光时代李鸿章所领导的自强运动”,可知材料中的事件是洋务运动;从“限于物质方面”,可知其态度为中体西用。(3)从“19世纪末”,可知洋务运动失败;从“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可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根据所学可知,清政府开展了戊戌变法。(4)从材料中的“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可知他认为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要结合国情不可照搬。根据所学,从学技术到学制度再到学思想的角度进行分析。

(1)态度: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2)事件:洋务运动态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原因:洋务运动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腐败。实践:戊戌变法(4)态度:西方物质文明可以仿效,但政治文明要结合国情不可照搬。特征: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阶段,学习西方的技术;甲午战争以后,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文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