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

题目描述

【题目】开展社会调研,可以增强对历史的感悟。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国庆节长假期间,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请你为他们参谋,就下列问题提出你的意见。

(1)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城市还是农村?为什么?

(2)采取调查形式有“人物访谈”和“问卷调查”,哪一种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

(3)设计的调查提纲事先要交给受访问者,请你帮助提出两个问题。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4)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哪部历史文献?

答案解析

(1)农村 土地改革在农村(2)人物访谈 (3)土地改革前后对比(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1950年——1952年进行了土地改革(少数民族地区是以后进行的)。因此,走访调查“土地改革”的历史情况,走访的对象应该在农村,因为土地改革是在农村进行的。(2)根据所学可知:“人物访谈”形式更适合访谈对象。因为采访的对象都是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生活不便;而且因为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大都不高。(3)本题答案开放,只是切合题意即可。如:土改前家里没有土地,土地改革后家里分得了多少地?是如何分地的?土改前后,家里生活有了哪些改变?(4)根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因此,查阅历史资料时,一定要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