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的“三公”不包括
题目描述
汉初的“三公”不包括()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尚书令
答案解析
答案D
汉承秦制,汉初的“三公”包括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扩展知识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栩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三公历史在夏朝和商朝以前并没有三公这个职称的。周朝时候,“三公”是指:太师、太傅以及太保。秦朝、西汉时候,改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西汉末至东汉初期演变为: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 汉光武帝 建武二十七年改为太尉、司徒、司空。后来,魏、晋、宋、齐、梁、陈等皆沿用以太尉、司徒、司空作为“三公”。到了后周,又改回原来周朝的称呼:仍以太师、太傅以及太保为“三公”。隋朝再次称“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唐朝时候就延续隋朝制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
相关试题
下列科技成就中有利于世界文化的传播,深刻影响
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
43、【多选题】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指( )
【标准答案】全面推行河长制要坚持哪些基本原则
某公司拖欠68名员工共计55万元的劳动报酬,
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之封建
陈独秀在20世纪初曾说: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
【名词解析】 群体思维(学历考试,国家开放大
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所得税税率为25%
焊缝超高、过宽、错边、塌陷、向母材过渡不圆滑
下边漫画蕴含的人生哲理是()。
戒具及其他警械的使用条件。
(2015湖北潜江)有人打比喻说:智育不合格
GSM-R 维规要求航标灯检查周期为
“92”型交叉渡线菱形轨距加宽的方法是什么?
正常妇女阴道pH值保持在()之间,阴道杆菌能
有关妊娠剧吐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今年是纪念五四运动()
滤池的冲洗方式有(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