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37:21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经过了立国外交(1949—19

题目描述

【题目】有学者认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的外交经过了立国外交(1949—1978)建国外交(1978—2012年)强国外交(2012年后)三个不同时段和三种不同形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立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新中国能够站得稳,国家不被颠覆,政权不改变颜色。为了维护国家安全,需要在具体外交战略和方式上采取相应的形式,体现得比较明显的是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

材料二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实务转变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建国外交为中国利用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赢得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迅速增强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利益和抢抓和平稳定的战略机遇期,有可能会影响领土问题、历史问题和其他政治安全问题的解决和利益的捍卫。

材料三  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后,中国对国家利益的诉求更加全面,往往将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列提出。未来的外交关键词将会是责任外交、全球外交、强国外交。所谓责任外交,是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地履行相应的国际义务,扮演更为积极的国际角色,并展开相应的国际行为。所谓全球外交,就是随着中国国家利益分布的全球化,中国有必要从全局着眼,展开全球性外交行动。强国外交,就是拓展中国国家利益光谱,确定并扩大重要和核心的国家利益,使之服务于中国日益强大并保持居于世界前列地位的外交行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与社会主义国家结盟外交的主要表现。20世纪70年代,为对付苏联,中国和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列举主要史实。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与联合国合作开展责任外交的主要表现。21世纪以来,为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组织了哪些重要会议以推动全球外交?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在三个阶段外交的主要着眼点有何变化。

答案解析

(1)表现:根据材料一中“立国外交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新中国能够站得稳,国家不被颠覆,政权不改变颜色”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我国外交结盟主要表现为:提出“一边倒”的方针、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等。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列举70年代中国为了对付苏联,促进与美国、日本关系正常化所做的主要努力有,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等。(2)表现:根据材料二中“中国对外战略和外交实务转变为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开展责任外交的主要表现为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1世纪以来,中国组织的全球外交有: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和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等。(3)变化: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中“结盟外交、斗争外交、革命外交”,“对外战略和外交实务转变为为经济建设服务”和“未来的外交关键词将会是责任外交、全球外交、强国外交”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三个阶段外交着眼点经历了从维护国家安全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到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重的变化历程。

(1)表现:提出一边倒的方针;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事实: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2)表现:参加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外交。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3)变化:从维护国家安全到为经济建设服务到发展,安全,主权利益并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