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18:44:12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今中外,每一个国家、民族

题目描述

【题目】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古今中外,每一个国家、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敢于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面对秦国国力贫弱、被动挨打的局面,愤然喊出:“诸侯卑秦,丑莫大焉”。至战国后期,著名思想家荀子说:“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1)据所学知识回答,秦国怎样由“诸侯卑秦”发展成诸侯惧怕的“秦之锐士”的?

材料二: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汉)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

(2)请结合材料二和图表说说材料中的“此举”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

⑶材料二中所说的“变法”是指哪一历史事件?该变法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四:  从客观上说,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缓慢……

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61年改革是什么性质的改革?

材料五:   当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世界史·近代史稿》

⑸材料五中的“社会变革”指的是哪一改革?该变革中最有战略性眼光的措施是什么?

⑹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改革的认识。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反映了秦国军队战斗力增强。结合课本所学,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变法措施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该措施加强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2)依据材料二的意思:孝文帝博学善文,讨厌鲜卑族的旧俗,想要实行汉化来改变(旧俗),所以大胆地进行这项改革。可知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欲以华(汉)风变之”,体现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学说汉话,改用汉姓,同汉族通婚等。(3)依据材料三信息“1898年光绪帝宣布变法”,依据课本所学,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等。因为1898年是旧历的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4)依据课本所学,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5)依据材料五“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结合课本所学,19世纪中期,美国侵略日本,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纷纷侵略日本,日本面临严重的民主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日本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取得成功。明治天皇掌握实权,实行了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材料五中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措施是努力发展教育。(6)此问是综合性的问题。通过材料一商鞅变法是秦国成果战国后期军事强大的国家;为以后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戊戌变法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摆脱了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由此得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社会的进步;改革要符合本国国情,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⑴商鞅变法的实行⑵孝文帝改革⑶戊戌变法   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⑷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⑸明治维新   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⑹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