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1:49:46

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

题目描述

【题目】通商口岸,从字面上讲,是指国家或地区间为贸易往来而设立的港口。但在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条约口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般论者认为,条约口岸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这一类可以称作标准条约口岸。第二类,“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第三类,“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埠,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埠,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

——杜语《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研究——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上海、广州、天津、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单就上海一地而言,据统计,1911年上海共有工厂48家,占全国工厂总数28.1%;1930年上海共有工厂837家,占全国工厂总数42.4%.

——周子峰《二十世纪中西学界的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研究述评》

材料三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材料四英国驻上海副领事马安认为,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不仅仅有利于英国,而且有利于中国这个大国的千百万居民。”

——李必樟译《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

请问答:

(1)据材料一指出通商口岸的分类依据。据近代前期通商口岸的分布,指出其演变趋势。

(2)按材料一中的分类标准,上海应属于第几类口岸?并指出史实依据。据材料二,指出上海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3)材料三中费正清认为“条约口岸”有何功能?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说明中国近代接纳西方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

(4)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理由。

答案解析

(1)由材料“在那里,有完全通商的权利,在那里,可以设立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在那些城市里,一般是没有海关衙门的,没有领事馆,外国人是不应该在那里永久居住的”和“沿着长江和西江的某些地方,有所谓访问口岸,在这些商埠,外国公司的轮船可以为着装货和载客而在那里停泊,在另外一些这样的商埠,该轮船只能为载客而停泊”,即可概括出通商口岸的分类依据是外国人权利大小和地域分布趋势来归纳。(2)由材料“领事馆,在那里,有一个海关衙门”和列强在上海设立租界可知属于第一类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由于列强的经济侵略,上海自然经济瓦解较快,近代企业比较集中,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3)由“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说明“条约口岸”是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可以从物质生活的变迁说明。(4)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不论同意或不同意,言之有理即可。本题要求围绕“通商口岸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外贸易”即通商口岸促进中国社会进步设立论点,结合相关史实说明。

(1)外国人权利的大小.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并延伸到内地.(2)第一类.有领事馆、租界等.企业集中,成为中国近代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3)引进西方文明的窗口.如:西服、西餐,婚俗变化等.(4)同意:英国扩大了海外市场、原料产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等.不同意:中国丧失国家独立;中西方差距加大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