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政府于1931年9月24日所发表的声明:(1)若干中国士兵摧毁南满铁路位于沈阳附近的路轨,并于9月18日午夜袭击我们驻守铁路的卫兵。……(3)我们确实于9月21日派遣若干士兵到那地方,但并非为军事占领,只为消除对南满铁路的威胁。
材料二:一名日本关东军军官就资料一所指事件的陈述:川本中尉履行他的职责巡守铁路,与几个下属出发往柳条沟。……他在该地南面约一百米的一处地点引爆一种小型炸药。……当震耳欲聋的爆炸把路轨摧毁时刚好过了晚上十时。与此同时,大队指挥部收到报告。那里的主管随即命令士兵攻击中方军营。
(1)材料一的声明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政府发表声明的意图何在?
(2)材料二中关于该事件的叙述与材料一有何不同?
(3)对研究这一事件真相而言,哪一则材料更具有可靠性?简要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1931年9月18日”、“南满铁路”等信息,可知材料一的声明针对的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材料一日本政府发表的声明中说是中国士兵毁坏南满铁路、袭击日本军队,之后日本才派士兵到南满铁路“消除威胁”,由此可分析出日本的意在表明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军队首先挑起事端。(2)依据材料二,日本军官的陈述表明是日本军队蓄意策划毁坏南满铁路、攻击中国军营,由此可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队蓄意挑起事端,与材料一中声明的中国军队首先挑起事端不同。(3)相较于材料一日本政府的声明,材料二是九一八事变的参与者日本军官的陈述,属于一手资料,更具有可靠性。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本政府意在表明中国军队首先挑起事端。(2)材料二表明,是日本军队蓄意挑起争端。(3)材料二更具可靠性;理由:材料二为这一事件当事人的陈述,属一手资料。
相关试题
已经发现NAFLD与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之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俄乌局势是美俄两个大国竞争的高烈度的表现。(
【多选题】 保险兼业代理人从事保险代理业务,
(单选题)下列哪个不是RC4切丝机基本组成:
(单选题)启动后的压缩机在打开低压吸气阀时,
(判断题)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形
(单选题)被评估对象为1995年购入的一台设
(单选题)在寄生虫感染时,下列哪种免疫球蛋白
最早提出“两个马克思”观点的哲学家是()。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
【单选题】 关于DIC患者的输血正确的是【】
倒幕派与幕府进行激战的地点有( )①东京 ②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广大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履
苏轼一生树敌甚多,他的政敌不但包括整个新党,
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橡皮是谁发明的?()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人选,不由全国人民代表
主销内倾是保护较小的外轴承和转向节。
在施工中,注意节约使用材料,降低消耗,()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