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3 12:34:24

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

题目描述

【题目】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相关,而政策的变化又与农业经济相辅相成。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画像砖市井图

材料二  燕、赵、秦、晋、齐、粱、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明)李鼎《李长卿集》

材料三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四  下图为清朝焦秉贞的《耕织图·耕图》。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市”的发展状况。

(2)据材料二,分析古代商业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联系所学,举两例最具代表性的地域商人群体。

(3)材料三作者如何看待工商地位?作者的理由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农业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从材料三的观点出发,说一说你对古代农商关系的认识。

 

答案解析

(1)通过图片信息“市场官署”和“市井图”的信息,结合课本知识可得出答案。(2)根据材料“燕、赵、秦、晋、齐、粱、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以及“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可知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域商人群体就是商帮。(3)从材料“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可知作者认为工商皆本,且认为这是工商业是“圣王之所欲来”,是统治者的利益需求。(4)材料画面是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根据农业与工商业的关系可整理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1)汉代有集中贸易的市;市设立官署,政府严格管理“市”。(2)区域性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晋商和徽商。(3)工商皆本。理由:工商都是统治者的利益需求。(4)唐朝(或隋唐)。关系:相辅相成(即农业经济是商业繁荣的基础;商业活跃也有利于农业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