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阅读下列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政策调整概况表

时间

农村政策

主要内容

重要影响

1950-1952年

进行土地改革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

农业生产合作社运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立人民公社

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1978年以来

包干到户,包产到户

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1)请写出材料一中①②处的农村政策。农村政策的调整应遵循什么原则?

材料二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口总额达15亿美元。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已经建立了怎样的经济体制?

材料三  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2683亿美元,猛增到2010年的5.879万亿美元,30余年间增长了20余倍,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16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7.68万亿元(10.4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9%,自1990年以来首次跌破7%。

(3)材料三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2017年是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二年,请你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行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解析

(1)①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符合国情,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建议:①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②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

(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内容可知,1953—1956是我国三大改造时期,农村建立生产合作社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1978年以来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国家的指导下,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小问,根据表格中中国农村的四次政策调整可知,政策的调正与制定要符合国情,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材料二是关于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事例,这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表现。(3)根据我国的改革开放的经验可知,要想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行,首先仍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同时要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实事求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