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

题目描述

【题目】    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

(1)“醉驾”属于哪种违法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

(2)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

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了以《励志青春,与法同行》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同学们围绕着演讲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与法同行,让我们摒弃脆弱和懵懂法律好比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在船上任何行动是自由的。但超过这个船的底线,就要落入水中-----受到法律的制裁。与法同行,必将走出一道属于自己的亮丽风景。

(3)材料说明什么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4)超过船的底线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刑罚种类有哪些?

与法同行,让我们摒弃脆弱和懵懂法无处不在,要将法作为生活的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将“法”根植于广大的青少年心中。只要法在心中,行在法中,让法,与青春同行,唱响自信的人生。

(5)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是什么?

(6)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案解析

(1)刑事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刑法。(2)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3)法律。(4)主刑和附加刑。(5)尊法守法。(6)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醉驾”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就是属于犯罪行为。这一行为违反我国的刑法。(2)本问考查对刑法的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从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的角度进行回答即可。(3)法不可违,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法律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4)本问考查对刑罚的种类的认识和理解。受到刑罚的处罚是犯罪行为必然招致的后果,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法分为助兴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包括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罚金等。(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为了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我们需要从加强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规范公民的行为。所以,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是尊法守法。(6)本问考查法治社会对公民的要求的做法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从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方面进行说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