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文字的起源)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个朝代?

(学术的光辉)

材料: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

(2)材料中思想繁荣的局面史称什么?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育的魅力)

(3)汉武帝时在长安兴办的学校是什么?写出它所用的教材两例。

(中医的传承)

(4)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谁?他的医学著作是什么?

(5)综合以上探究,对如何弘扬民族文化,说说你的建议。

 

答案解析

(1)商朝。(2)百家争鸣。法家。(3)太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张仲景。《伤寒杂病论》。(5)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等。

(1)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有深远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2)依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韩非主张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其主张被秦始皇采纳,法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开始设置太学讲授儒家经典;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在长安创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被后世称为“医圣”的是张仲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5)开放性题目,积极学习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保持民族文化的先进性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