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科技与与生活

题目描述

【题目】【科技与与生活】

材料一: 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从1640年到1840年,在这200年里,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辗转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讴歌唐虞盛世。

材料二:薛健在《浅谈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指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加祸于人类,科技是善用还是恶用或误用都取决于人自身------

(1)材料一中西方“自然力的征服”始于哪一标志性发明?与西方相比,同一时期的中国为什么会“景物依旧”?

(2)阅读材料二,举两例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加祸”于人类的科技发明。

(3)结合材料二,决定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还是“加祸”人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趋科技之利避科技之害?

 

答案解析

(1)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封建专制统治强化;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2)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 (3)关键因素:人的因素;趋利避害: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新技术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开始。到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而此时的中国推行重农抑商的闭关锁国政策,在世界上渐渐落伍,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由此可知,西方“自然力的征服”始于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中国 “景物依旧”的原因是:封建专制统治强化;推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内燃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主要方面有,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汽车成功,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们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田,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903年12月美国的莱特兄弟制成飞机,并试飞成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是也造成了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问题。由此可知,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加祸”于人类的科技发明,如,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汽车);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3)根据上述材料及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决定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还是“加祸”人类的关键因素是人的因素;我们应该趋利避害: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和新技术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