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海内安宁,家给人足。——《资治通鉴》(1)材料一汉初这种社会状况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2)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对汉初出现的治世局面的记载,这一治世局面叫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通过这三则材料所记载的汉初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1)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会使社会局势不稳定,威胁到汉朝的统治。(2)“文景之治”。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在统治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并以身作则。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3)只有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德化民”,勤俭治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1)第一小问,材料描述的是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的情形,根据所学可知,其原因是秦的暴政和秦末的战乱导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第二小问,如果不解决必然会导致社会局势不稳定,从而威胁到汉朝的统治。(2)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汉初的治世局面是“文景之治”;第二小问,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原因是,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具体政策包括注重农业生产;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3)通过休养生息政策的持续推行和具体政策及其作用可知,作为统治者应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负担,“以德化民”,勤俭治国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