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下列材料摘编自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下列材料摘编自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材料二  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上述两则材料所表达的变法主张,有什么共同之处?梁启超认为,这些共同的主张得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科举”作为一种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又于哪个朝代被废除?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变法失败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孙中山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改变科举制度;变官制。(2)隋朝;清朝。(3)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内容“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可知,其变法主张是改变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可知,其变法主张也是改变科举制。所以两则材料所表达的变法主张的相同点是改变科举制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内容“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可知,梁启超认为,这些共同的主张得以实现的途径是变官制。(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诞生于隋朝隋炀帝时期;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