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亲密无间,共同抗敌,也曾分道扬镳,挥戈相向,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兄弟连心建军校)
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十三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的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1)材料一中创立的学校指什么学校?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
(兄弟齐心共北伐)
材料二
(2)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北伐战争与工农运动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北伐胜利进军,从什么地方打到什么地方?
(兄弟分心成仇敌)
材料三 1927年3月,蒋介石来到上海,与帝国主义列强、江浙财阀和上海流氓头子,举行一系列会谈。蒋介石还与汪精卫密谈“分共”。经过一系列活动,蒋介石完成了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准备。
(3)蒋介石最终发动了哪一政变使国共合作分裂?蒋介石在政变后建立的政府名称?
(吸取教训继续革命)
(4)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探索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新路是什么?
(历史感悟)
(5)综上所述,国共两党的关系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黄埔军校;目的:创建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2)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3)四一二政变;南京国民政府。(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5)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团结才能维护统一。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一“诸君知道中国的革命,有了13年,现在得到的结果,只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创办的学校指黄埔军校。在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中,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1924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依据材料一“……所以,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校,独一无上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可知,孙中山创办该学校的目的是创造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2)由图片“全国工农支持北伐”可知,工农的大力支持,使北伐战争取得了巨大成果。北伐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时,蒋介石突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革命。蒋介石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建立了代表大地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攻打中心城市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但是都失败了。在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分析了城市中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意识到攻打中心城市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决定带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进发,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此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毛泽东逐渐摸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5)由国共两党的关系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相关试题
9160【标准答案】2016杭州G20峰会上
2480推进公正司法,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8759西迁后第一届开学典礼是在()举行的。
1840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A.决
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 )。--答案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的内
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时可使用()进行计量。
(判断题)在国际上,统计体制有集中型和分散型
1688年的光荣革命备受历史学家关注,多数人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等组织护国军北上,
【简答题】 简述网络新闻编辑方针的概念与特点
“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
93. 有人劝说小明一起“嗨气球”,并且告诉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
根据车船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载客
个人通知存款最低起存金额,为人民币或等值人民
精馏系统:空分设备的核心,实现低温分离的重要
日终打印轧账单,反映当日_____和凭证的收
(2015.山东)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
从2005年1月以来,我们党分三批开展了以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