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

题目描述

【题目】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在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深刻的社会变革。下列图片反映了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和社会风尚的变革。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问题。

(1)图一是哪一历史事件的成果?这一事件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2)图二反映的政治变革产生的作用是什么?

(3)图三反映了清末民初人们在社会习俗方面的哪些变化?

(4)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近代教育、政治变革与社会习俗变化的关系。

 

 

答案解析

(1)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维新变法)。思想启蒙。(其他与题意相符的答案也可)(2)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3)发式由长辫变成短发;称谓由“老爷”“奴才”变成“先生”;见面礼由跪拜变成握手;服装由长袍变为西装。(剪发辫、改称谓、易服饰、改礼仪)(4)政治变革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近代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政治变革;政治变革促进社会习俗的变化。

(1)。由图示信息“大学堂的匾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维新派的推动下,1898年,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下令开设了京师大学堂,这是戊戌变法留下的唯一成果,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根据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2)由图二“帝制被砍倒”“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根据图三信息“跪拜礼”“称呼的改变”结合所学知识,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女子停止缠足,用新式的礼服代替过去的翎顶补服;还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体现了自由民主的新风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