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法治精神争做守法公民)
题目描述
【题目】(树立法治精神争做守法公民)
材料一:2018年8月21日,一段“女乘客在6334次列车上遇座霸”的视频在网络热传。视频显示一男子先上车并抢占了女乘客的座位,乘务员与男子沟通,但男子拒绝起身并称“站不起来,到站帮我找个轮椅”。事后该男子被济南铁路公安处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给予200元罚欲。视频播出后,男子的行为引发众怒,一些网友对其“人肉搜索”,在网上公布他的性名、身份证、手机号、支付宝、微信和学历等信息。
材料二:2018年10月28日,重庆市万州区发生一起会交车坠江的严重交通事故,致15人遇难。事件原因:乘客刘某因错过地铁站要求下车被司机所拒,与司机苒某发生争执,继而与正在开车的苒某互吸,导致车辆失控与正常行驶的小桥车相撞后坠江。
运用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的有关知识回答:
(1)请完成下表填空。
(2)一系列交通违法行为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某班组织了以“遵守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全班大讨论,有同学认为:“如果我遇到此类现象,我会倾尽全力、不惜代价去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答案解析
(1)违法类型: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区分的主要依据:违反法律的类别。(2)不赞同观点。交通违法行为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我们要树立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意识,遇到此类违法行为,我们要敢于制止。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1)本题考查违法行为的分类。①男子抢座,不遵守公共秩序,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②网友人肉搜索侵犯他人隐私权,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③刘某导致公交车坠江,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区分的主要依据是违反法律的种类。据此作答。(2)本题为判断题。“倾尽全力、不惜代价去阻止此类事件的发生”的观点没有做到善于斗争,首先明确不赞同观点。理由结合教材知识,从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意识、善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等方面考虑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题
68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
【单选题】 近代旅游业的发源地,也是当代世界
友情的存在,可以缩小两个人之间的地理距离,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的日益开放,与不同文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说,全
北魏孝文帝之所以把都城迁往洛阳,从主观动机上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行政强制的设定机关
【简答题】 道岔工电结合部整治作业【操作】方
着手人力资源首先是激励。()
关于招标公告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交流电路P=UIcosφ,cosφ表示电路的
放大器参数不包含哪些含义()。
防霉保质期间,库房温湿度记录时间为上午8:0
2006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芯样位置的选取应满足
肺灌注显像剂常用Tc-MAA,其颗粒大小需控
各地海上搜救中心在收到海难信息后,向上级海上
抗战胜利后,当时各民主党派中最有影响的政党是
作为当前互动的面试,职业礼仪就非常重要,因此
拍摄视点的角度变化能够直观、强烈地改变影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