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9:56:11

材料一: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有一次哲学家贝克莱与一位朋友在花园里散步,不小心踢在一块石头上,他说因为我踢到了石头,石头才存在,因而他提出了“存在即被感知”的观点。

材料二: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结合材料,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各自属于什么样的世界观?二者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2)简要评析上述两种世界观。

 

答案解析

本题以贝克莱和荀子的哲学观点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等知识点,着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1)本题考查材料观点的世界观及根本分歧,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存在即被感知”“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可以看出,二者分别是主观唯心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本题考查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认识。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世界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

(1)材料一的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二者的根本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材料一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是错误的。材料二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不科学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