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0:56:31

阅读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请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印刷术普遍应用时期,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十三经》和《十七史》的印行,地方史志的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而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据方志记载,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

——摘编自钱存训《印刷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印刷术普遍应用所产生的作用。指出宋代各地印书种数与进士人数所呈现的关系。

材料二明后期至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

时期

明后期至清初

晚清时期

翻译者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

丁韪良(美国传教士)、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福州开设船政学堂等

内容

 

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代表作有《欧几里德几、》、《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

《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

 

 

(2)与明后清初相比,晚清时期的书籍翻译有何变化?并请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学术的复兴又促进了学校和书院的兴盛”“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归纳回答.第二小问根据“宋代进士姓名可考者有29000人,其中两浙、福建等五路约占82%;宋代印书有地可考者1500种,该五路即占80%.反之,夔州路仅有进士103人,而所印之书只有2种”归纳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表格信息从“翻译者、翻译内容和翻译的双向性”回答;第二小问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从不平等条约签订、洋务运动推广提及外来传教士来华等归纳回答。

(1)作用:促进了学术的复兴;满足了教育的需要。推动了科举制的发展;推动手工业的进步关系: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2)变化:翻译者:由传教士为主到国人为主;内容:由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到除了翻译西方的自然科技书籍外还大量翻译了法学类等社会科学书籍;译书的双向性:明末清初的译书是双向交流的特点,而晚晴是单一的,主要是国人翻译西方书籍。变化原因: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推动的近代化的需要;外国传教士大量来华介绍西方和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的需要。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