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东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进,有过
题目描述
【题目】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东西方文明在相互交流碰撞中前进,有过合作也有过冲突,文明在其间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末,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先后七次来中国进行考察,写成《中国》一书。在深入研究了古代中外交通和贸易后,他发现有一条从中国内地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中亚、西亚,然后延伸到非洲和欧洲的重要商道。
——《对外传播》
材料二:宋朝期间,中国人在造船业和航海业上取得巨大的进步,12世纪末,开始取代穆斯林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上优势。宋元时期,中国的船只体积最大,装备最佳;中国商人遍布东南亚及印度港口……。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也值得注意,表明这一时间,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全球通史》
材料三:自由贸易、驻地使馆、主权平等的概念——这些欧洲人在世界其他角落都享有的最低权力,在中国闻所未闻……马戛尔尼(1792年英国派遣至中国使节)带去了证明英国科学和工业实力的礼品(600箱)……英国特使希望中国人认识到,他们已经被科技文明的进步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令马戛尔尼惊奇的是欧洲的科技奇迹没有给中国官员留下深刻印象,他的大炮、热气球居然被无视了……乾隆皇帝全盘拒绝了英国的要求(增加通商口岸、互派大使、租借小岛)。
——亨利·基辛格《论中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位历史人物开辟了这条商道?这条商道在古代世界起到了什么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的什么重大发明促进了航海业的兴盛?宋代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来管理海外贸易?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闻所未闻”,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此时英国经济领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革?
结合上述材料,对比宋代和清代,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解析
(1)人物:张骞;作用: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2)发明:指南针;机构:市舶司(市舶机构)。(3)原因:闭关锁国;变革:工业革命。(4)变化:从开放到保守(闭关);启示: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1)依据材料信息:从中国内地经河西走廊、天山南北、中亚、西亚,然后延伸到非洲和欧洲的重要商道可知,这条商道是丝绸之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促进汉朝和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此汉朝同西域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陆上丝绸之路开通;(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业的兴盛;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宋代鼓励海外贸易,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发展,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领域发生工业革命;(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从宋代的对外贸易到清代闭关锁国,我国的对外政策从开放到保守;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坚持改革开放,开放交流等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题
什么是主体需与客体属性之间的效用关系
训练的效果可以从()方面来进行评价答案?
2020年3月29日,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进士考试在审阅程序上采取的是糊名制。()
中学生小君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法律知识因
(单选题)女,30岁。腕部外伤,桡腕关节尺侧
从长远来看,要维持一个城市的活力和繁荣,就必
【习题】在行政伦理学的理论铺垫中,行政责任的
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中,涉及变革生产资
市民张某希望了解本市燃煤发电厂的烟气排放情况
(解读时政热点)
东方式插花表现手法有()。
【单选题】 构成现代企业管理的全部内涵是【】
防锈铝合金零件上的裂纹及缺陷允许补焊时,应采
闭合性腹外伤中最易受损()
下列各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依法行政的基本内容有( )。
1874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说:外患
“最高的服务水平和最低的物流成本”只是理想化
“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句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