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落脚点。请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君主专制篇)
材料一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
(对外交往篇)
材料三 (见下图“郑和下西洋图”)
(2)材料三反映了明朝哪一重大的对外交往史实?从图上可以看出,该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
材料四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以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下令关闭沿海基地口岸,只留广州一个口岸对外通商,并以《防夷规条》限制外国人在华活动。
——摘编自《简明中国史》
(3)从材料四可看出,清朝前期采取怎样的对外政策?请你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从明朝到清朝在对外交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家统一篇)
材料五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4)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思考,清朝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分别设置了哪些机构管辖西藏地区和新疆地区?
材料六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
(5)材料六中的“郑氏”有何功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为加强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解析
(1)明朝;军机处。(2)郑和下西洋;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闭关锁国;由对外开放到闭关锁国。(4)对西藏:驻藏大臣;对新疆:伊犁将军。(5)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府。
(1)由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他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权分六部的史料。由“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可知,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军机处。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2)据材料三地图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与红海沿岸。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外友好关系的发展,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自身经济的发展。(3)据材料四“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结合所学可知,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清朝实行的闭关政策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根据材料三、四可知从明朝到清朝在对外交往上的变化是由对外开放变为闭关锁国。(4)依据所学可知,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清政府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以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管理新疆。(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率领中国军民收复了被荷兰殖民者霸占了38年之久的台湾,维护了祖国的领土完整1683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是促进了台湾的发展,巩固了东南海防。
相关试题
(单选题)客户在邮政储蓄同一网点连续办理多笔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国自古就是礼仪
(单选题)抑制或干扰蛋白质合成()
简述如何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
(题文)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里盐吃多了会口
32 、材料一 某市自实施车牌拍卖政策以来,
2015年3月1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
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合格之日起( )d
纳税人兼营应税行为和货物或非应税劳务,应当分
在某社区学习中心,一批志愿者坚持每个周末来教
(2017.河北)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
我国《安全生产法》从____________
在瓜皮表面刻出凹进去的线条花纹是()。
对子宫肌收缩有抑制作用的是()
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______
客家人尊师重教,秉承了()的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
()是将课程内容分为依次衔接的三段;知识传授
下列内容中,属于当代国际分工特点的是()A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