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以来的察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科举制脱胎于察
题目描述
【题目】汉魏以来的察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科举制脱胎于察举制的母体之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武帝建立孝廉察举。同时设立太学,为五经博士设弟子50人。孝廉察举体现了“以德取人”的鲜明意向,在实际察举中,汉廷对吏能十分重视。东汉时孝廉都要经过吏员试用期才有资格被举至中央。顺帝时左雄改革察举制,使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开始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
材料二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原则上“取士不问家世”,允许自由报考。宋代对于科举取士的控制日趋严密,在各个环节上强化了对于举子与考官双方的防范。随着教育普及,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经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而最终录取者,即为“天子门生”。科举制度使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对于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需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选官的途径和标准,概括东汉选官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唐宋时期科举取士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
答案解析
(1)途径:根据“汉武帝建立孝廉察举”得出察举制;标准:根据“孝廉”“以德取人”得出孝廉、品德;发展变化:根据“使以举荐为主的察举制,开始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得出察举制开始由举荐为主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2)趋势:根据“宋代对于科举取士的控制日趋严密,在各个环节上强化了对于举子与考官双方的防范”得出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进步性:联系所学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分析回答,可从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官吏的来源、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影响深远等角度分析总结。
(1)途径:察举制;标准:孝廉、品德;发展变化:察举制开始由举荐为主向采用书面考试的科举制演化。(2)趋势:科举取士规范化,严密化。进步性: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官吏的来源;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以后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相关试题
20.在Word 2010中, 选中要编辑的
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答案
【单选题】 1937年8月25日,中央军委发
“东北人民更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马占
(单选题)病虫害的生物应用防治不包括()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物理治疗,以下
大家知道,一张纸有两个面—正面和反面。但是,
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
“2019年债券市场投资策略论坛”在京召开,
115.1937年7月7日,()事变爆发,全
设计吊顶过程中,一般普通平顶在()之间比较合
某农场有36台收割机,要收割完所有的麦子需要
新课程结构区别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及
明初高启、杨基、张羽、徐贲四人以诗齐名,其称
在孔子看来人生的第一要义是:()
矿山企业工会发现企业行政方面违章指挥、强令工
对于()类地基土,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时要慎重
在测定成桥后的索力时,应采用( )
治安行政
心态好情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