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主题一  和亲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试举一例说明。

主题二 议和   规定宋朝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 《宋史》

(2)“澶渊之盟”在当时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主题三  册封

(3)请列举清朝以册封形式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有效统治的政策。

主题四 设立机构     材料一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机构,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二  中央政府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4)根据材料一回答,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域事务?根据材料二回答,从何时起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

答案解析

(1)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2)“澶渊之盟”后很长一段时间,辽宋之间保持了和平局面。(3)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4)西域都护府;元朝。(5)民族区域自治。

(1)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自古以来,世人都以中华的礼仪与习俗示为高尚与尊贵,而轻贱胡人那种混乱的伦理制度与习俗,而朕(我)却不分汉胡两者的区别视为同等”,这体现了唐太宗平等、开明的民族政策,例如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澶渊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军事形势下接受求和的结果,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达赖与班禅是西藏佛教的首领,清初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又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从此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的册封,表示中央承认达赖和班禅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事务;根据材料二的“中央政府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内容可知,元朝时设宣政院, 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辖地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宣政院是元代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的机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